汪少平简介
汪少平(1914-1970);汪野亭之次子,名柏。自幼随父习画,续承其父汪派瓷画之画风,用笔细腻柔婉,轻描淡写,平易质朴,纯真自然。构图平淡简明,多为平远布局,取材大都来自其故乡一河两岸的南国风光。画山石以弧形短线作披麻皴,边皴边擦,挥洒自如,轻松活泼。远山一般呈“人”字形,近山多作斜坡,远近山峦皆喜画岸脚,岸脚下多卵石水草。画水喜作微波荡漾,然后点缀渔舟、轮渡、风帆于其间。画树多以变形“介”字或大小圆点作叶。若枯枝则于枝头点浅淡嫩叶以为春景,或点红叶以作秋景,藏根。主树之干弯曲粗壮,其余树干多硬直以资烘托陪衬,亦常以密集大小浓淡圆点为杂木丛而不露枝干。远树则多以扁平点加干为丛树,或作小松置于山坡山脚处。
汪少平山水瓷画设色之技堪称瓷都一绝。其着色清丽和谐、古朴素雅、均匀厚实、富于质感,并能加深对画意的表达。因而极少作墨彩画。汪少平因长于设色,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画均由他代笔着色。解放后凡国家重要订瓷,属画山水者, 皆由其设色。如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大型壁画王锡良所画之“革命摇篮井冈山”、余文襄所画“红色安源”、徐焕文所画“英雄缄南昌”等,均由其设色。于是,其传世的画作便寥若晨星。
汪少平之书法与绘画运笔一致,亦善书钟鼎文。